2020盛夏尖石高島縱走全紀錄

    有沒有一座山距離新竹不要太遠、人不要太多、環境優美且有點高度溫度宜人的?
如果在後疫情時期不想在觀光景點擠沙丁魚,排隊買早餐要浪費1.5小時,那麼找一座山練練腳力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(旅遊時間:2020.7.24)







  • 「高島縱走」是一條從高台山連走島田三山的P型中級山步道,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那羅部落,往返距離約9公里需時6~7小時,自1060M第一登山口至1824M的大島田山,爬升764公尺。
  • 縱走路線由停車場→高台山(H1510M)→觀景台→左上稜線小島田山(H1670M)→中島田山(H1800M)→大島田山(H1824M)→腰繞右回觀景台→原路回到停車場。
  • 第一停車場:產業道路旁,路邊約可停7.8台車
  • 第二停車場:陡上產業道路旁,勉強只能停2台車
  • 第三停車場:私人露營區,一般人無法停入

我們選擇由第一停車場出發,是三個登山口最累的起登點,若從第二登山口進入可以省去10分鐘的陡上坡。(團員堅持有始有終)

成員:
  • 二哥:極低調登山武林手,負重8.5KG,戰鬥力99%
  • 聲和:幸福人夫,負重9.6KG,戰鬥力90%
  • 素穎:潛能無限登山者,負重6.5KG,戰鬥力90%
  • Windy:山林導演兼場記,負重9.5KG,戰鬥力90%
  • Nina:軟腳又帶屎,負重4.3KG,戰鬥力40%



08:22自第一登山口,出發去。


當天早上才知道這趟是他們的8月初奇萊南華的行前練習營,我傻傻的跟著來....


最前段是筆直參天的杉木林,碎石土徑一路上坡,沿著土徑旁,是茂密翠綠的姑婆芋。



揮汗10分鐘後,右側出現第二登山口的叉路。


一束光從樹梢縫隙中穿過射出,迷幻的瞬間像不像有魔力的帳頂灑落?



前一天尖石區的午後雷陣雨規模不小,樹蔭下路徑自然潮濕。
飛蟲、馬陸環伺之下,建議穿著雨鞋或加綁腿。

蕨類、蘚苔植物不少,沿路欣賞也可以喘口氣。


完全無法忽視的巨大存在,仰頭彷彿不見頂,一個轉角一棵樹一朵菇,姿態萬千。


傾倒的樹木讓我們更貼近自然的山徑、土壤的芬芳。


嗯...夠貼近了吧?


登山沒有偽造的姿態,步伐之間自然融為山林草木中,陽光下的行者身影好美麗。


自登山口1.5小時後抵達此行第一座山~1510M高台山。


高島連山因停車的限制,難以容許大團隊。
加上我們是平常日出發,整個高島連山只有我們5位、另一群5人、1人單攻,11人包山了。


從高台山後的路段起伏變緩,是整段山路最寬闊,可以充分享受森林浴的五星級步道。


沿途的柳杉林和雜木林生態盎然,悠悠山徑通體舒暢。


中學時期和Windy同行去上課,扛的是喘不過氣的課本和壓力,如今背負的登山包肯定超越當初的重量,兩人卻歡歡喜喜的大口呼吸,好似山下的鬱塞濁氣都隨著步履越拋越遠。
大自然的課本就攤在眼前,越讀越有趣。




不經意的,就落到隊伍的最末。
我喜歡看登山者的身影,每一個瞬間似乎在訴說與山林連結的獨特故事,而每個人的版本各有不同。


Windy超適合當戶外裝備用品的實測女孩。(號稱登山帽就有20頂...)

↑矮箭竹林


11:08到達高島觀景台。雲霧匯集、濕度凝結,大氣中開始有水氣的味道。
自登山口出發至觀景台我們花費2.5小時,若折返預計總時約4.5小時,該是多完美的小登山?
所以我說我想留在這休息拍照時,(當時想著若有把我的貝加爾湖隱居札記背上山就更完美了...)大家卻用眼神逼迫我要激發自己的潛能,堅持要團進團出不得落隊....


夏日午後濃霧聚集,馬修連恩的雨.花蓮前奏在我腦海中響起。


獨行的山友在此折返,把未完的領悟留給我們剩下的10人去體會,自此開始7/24的高島縱走改寫成10人的包山。


觀景台後不久,即為P型縱走的分岔點,大多數的人皆採左去右回路線,路標明確每一叉路皆有熱心山友的標示。


叉路至小島田山(H1670M無展望)約0.5K,並不特別難行。


這時大概只有我注意到這個紅色的標示牌。
~往中島山、大島山,狹稜陡上山徑,請小心慢行~




自小島田山之後已不見高大的杉木群,轉為曲折又綿延幽深的杜鵑林,預告著手腳並用的路段已在不遠的前方。



每一個移動都得仔細,沿稜而上不得大意。


收起登山杖,在此攀岩路段需強力的大腿肌力。


一路跟在疾行的聲和後面,腦袋已逐漸喪失思考能力。
往往走完了才發現他的路線盡挑難的走,一回頭後面三人卻無比從容。




魔幻森林位於艱辛的路段,建議山友在沒有時間壓力與後頭排隊的狀況下,把多一點時間留在這裡可以拍出很特別的畫面。


落葉一層層累積,腐植層成為軟Q的彈簧墊。



標示牌請大家狹稜小心慢行,這種路你說能多快呢?


12:32中島田山。
衣服已整件濕透幾乎可擰出水,大夥卻神情自若一派輕鬆。(我到底是跟甚麼人一起來?)




上回爬中級山已是一年多前的事,我想,我還是走走小步道就好了。



這麼特別的樹頭,留待前來縱走的人欣賞。
樹木的時間無比亙長,對大多數的人類而言,每一交會往往片刻即永恆。


13:02終於抵達最高點大島田山(H1824M)。

↑不用杖,一雙雨鞋走遍各山的二哥


↑我連腳都抬不高了





山頂無展望,但有一平面空間可供炊食休息。
從Windy手中接過的泡麵是我在山上的第一杯體驗,不用自己動手的,特別好吃....


休息約50分鐘後潮濕的氣息已君臨城下。


專業配備一樣都不少的他們火速穿上雨衣雨褲,臉上洋溢雨衣終於有實測機會的笑容。
我只能堅強的套上我的高級便利雨衣,借用聲和的綁腿,一群人兵荒馬亂,時不時傳來整套著裝完成卻驚覺東西還在包包內的慘叫。

↑回來才發現二哥極其冷靜的側拍下慌亂的我們

這個人好像來亂的,這麼不專業的配備顯得很突兀。


從大島田回程至P型分叉點都在中度雨勢中行走。
登山杖:只有一支
雨鞋:沒有
雨衣雨褲:沒有
堅強的體魄:沒有

回程是段驚心動魄的路程,每一個踩點都是與滾石滑坡挑戰,有一種苦情的詩意在無限漫延,同伴一路牽引扶持,但片刻的溫柔也瓦解不了萬分疲憊的事實。


是不是活像個路人甲,不小心跟到山上來的?



壟罩在如夢的白霧裡,有一種寂靜在林的深處迴盪,即便耗盡了能量還是要用雙眼看個仔細。




濃濃雲霧把鏡頭下的瞬間,揉合成涓涓的記憶之河。





我們一共用9小時完成標準時間6~7小時的高島縱走,顯然是有個人帶屎。

然而我知道,親近山林的氣味往往比身體疲憊的記憶更鮮明,終將徹底征服當時的乏力。
那縱走還去不去呢?大笑三聲...可不可以走走郊山步道就好?




1 意見:

就算沒有專業的雨衣,妳依然是成功的征服的它!

Balas